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風水地質學(一) 疾厄格局:氣篇


接下來費雪要談到影響身體疾厄的氣。先來說說甚麼是, 宋朝的理學家張載提出了宇宙是以「氣」為核心的說法。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的灰飛煙滅,只是人們的肉眼看不到而已。在風水地質科學中,費雪與張載的看法類似,認為指的是人體與自然環境交流的肉眼看不見之媒介,例如水氣與溫度。當夏天高溫快下雨的時候,人們總會覺得濕熱難受,總是悶得很。而當冬天低溫陰雨綿綿的時候,又覺得冷到骨子裡。這是因為水的熱容量大,空氣中的水氣過多,夏天時會起了阻礙人體排熱的效果,所以往往覺得不舒服甚至中暑。而相反的在冬天,過多的水氣含量則會快速吸收人體皮膚表層的熱量,容易引起感冒失溫。因此一個地方的水氣過多,配合氣溫的變化過快,常常會引致居民身體健康不佳而容易生病,甚或導致精神方面的問題。因此水氣多寡與氣溫的變化,實際上跟人體健康很有關係。

那就地質而言,什麼地質條件是有較佳的風水格局,可以避免水氣過多與溫度變化過快產生的問題的區域呢?在中國的風水論中,有著這樣的說法:()朱雀翔舞,()玄武垂頭,()青龍蜿蜒,()白虎低伏。由於中國多數的山脈因古構造造山運動,而呈東北-西南的震旦走向(Pumplly,1867),而華北到華中一帶,冬季季風是來自西北或北方,而溫暖的夏季季風是來自東南或南方。所以較佳的聚落位置都在山脈的南側,以抵擋嚴寒的西伯利亞季風寒流,所以好的居住地域都要北倚大山(後玄武)。且利用左側高度較高,彎延的山脈(青龍)迎風面去卸除過多的季風水氣,所以()青龍要比()白虎高。而前朱雀指的是向南緩步延伸的扇形明堂(山麓沖積扇)以及明堂前隆起的小丘或土堆(扇緣堆積物)(圖一),因為坡度緩、排水容易,若是扇緣有東西向河流(玉帶)環繞,因為取水耕種容易,因此為人類絕佳的居住地區。

圖一、沖積扇地形

台灣的構造稍稍不同,由於本島的脊梁山脈多為接近南北走向,台灣島多數居民居住在島的西側。一般來說,台灣地區冬天吹東北季風,夏天則是吹西南季風,而台灣的山脈只要高度在600-800公尺以上,即可已到達積雨雲的雲底高度,而造成地形影響降雨的效果。此類山脈的迎風面往往較濕,而背風面的區域,由於雨多半下在迎風面上了,因此相對水氣含量較少也較乾燥。因此第一個地質條件即是盡量選擇山脈的背風面,或至少有一些地形上的遮擋。台灣島的脊梁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以及麓山山脈群)為台灣西部區域背靠的玄武,由於玄武山脈由高至低向西逐漸垂頭,因此可以擋住多數東北季風及來自太平洋的颱風。若在北側有低矮的山丘保護,也就是右側的白虎(山丘),更可以阻擋冷濕的水氣。台灣西部平原地區多數有這個條件,像台北盆地北側就有大屯、基隆等休火山阻擋冷濕水氣,當然,除了沿基隆河谷一帶因為開了一道口子讓冷濕東北季風灌入,因此盆地內迎風部分區域像南港、內湖冬季將相當濕冷難耐,是相對較差的居住地域,過去有很多人勸費雪搬到這一帶居住,但是費雪卻選了盆的南側的板橋一帶,其實是有一定的考量。

圖二、台北盆地風水格局

但是台灣到了夏季,當遇到來自印度洋富含水氣的西南季風暖濕氣團時,需要在南側有能卸除水氣的蜿蜒山丘,也就是要有左青龍,但是台灣南部剛好沒有這類條件,因此往往到了夏季南部平原區域常直接灌入飽含暖濕水氣的氣團,成為水災的重災區。一直要到嘉義的斗六丘陵以北,才會因為隆起的更新世礫石層丘陵,作為左青龍(山脈)的稍稍阻擋,讓以北的南投-台中盆地成為背風的良好居住地域。

至於在明堂(沖積扇)上居住位置的考量也非常重要,近扇緣會入海洋或大河的地方,因為地形很緩,泥層較多,排水較不易,加上地下水位面較高,因此地下水層容易因為毛細作用升至地表蒸發,所以一般來說比較其他位置要濕,居住於此易得風濕與呼吸道相關疾病,應該盡量避免。若是前有低矮的土丘遮蔽西側長驅直入的海風,更為絕佳的居住區域。以費雪在全台居住過的經驗,我的判斷認為台中-南投盆地的風水在格局上是相當良好的。最近報上登載部分學者建議遷都台中,或至少用雙國都概念,遷移部分像行政院、立法院等機構到台中,這一點就風水地質學而言,費雪是極度贊成的。

圖三、台中盆地風水格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