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風水地質學(二):災兇格局-來龍形勢與災兇


前篇提到古人講風水首重尋龍,而傳統風水學所謂的,費雪的體認是指能夠有一定空間綿延的山脈,而風水學裏另指的,則泛指造成山脈的斷層與分出山脈支脈的主要節理,這些節理斷層以及地質構造中的摺皺,往往決定了,也就是山脈的走向。而來龍的形勢,一般傳統風水學裏,認為山可以依照方向形狀分為五勢九龍五勢是按方向劃分的:山脈()北高南低叫做正勢。山脈()作東西向為側勢。山脈()逆河流而上,逐漸高度降低為逆勢。山脈()方向順河流而下,高度逐漸降低稱之為順勢。山脈支脈由主要山脊分出,龍身橫繞回顧主要山脊稱之為回勢五勢指的是山脈的方向性。方向性與地區季風氣流的方向互動,決定了降雨強度等關係,山勢與季風氣流方向正交垂直的,容易在迎風面有較強的雨勢,特別是在山脈平均高度較高的龍首至龍背部位。因此在此一部位山麓地帶往往易有較大的土石流災害產生。至於九龍,則是指山的形狀勢態,這九龍包括:

(1)回龍,形勢蟠迎曲繞,像是一尾回頭舐尾的龍。會形成回頭舔尾的山脈形狀,就地質上而言,多半與摺皺或是斷層有關(如圖一),回龍所圍繞的地域,因為接近褶皺的軸部,所以斷層發達,如果這些斷層與摺皺作用發生在比較年輕的地層,易產生淺層地震。因此要注意。
 
圖一、回()

(2)出洋龍,形勢蜿蜒,可以跨過江、湖,甚至是洋面,如出海之龍。台灣島東部的海岸山脈,其實在費雪眼中,正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出洋龍(圖二),南側出海連結綠島與蘭嶼,再南接菲律賓。因為海岸山脈是由古老的火山島弧與海洋沉積物為主的山脈,所以向南可以連接到其他尚在海中的火山島嶼(蘭嶼、綠島等)。出洋龍很多跟火成岩是有關係的,如果是仍在活動的年輕火山島弧山脈,要注意的是火山噴發活動以及伴隨之災害,例如霾害、地震、海嘯等。台灣北部的觀音山、大屯、七星山一直到基隆嶼、彭佳嶼、釣魚台列島,也是條出洋小龍。遠古的時代本來可能跟琉球島弧同樣位於板塊隱沒帶上的同一條島弧鍊上,也就是同一條龍脈上,但是由於沖繩海槽的張裂,將這一條遠古的出洋龍硬生生扯開,造成現在的斷龍格局。(所以,釣魚台是台灣的啦!!!)
 
 
圖二、海岸山脈的出洋龍   
    至於(3)降龍、(4)生龍、(5)飛龍、(6)臥龍、(7)隱龍等,則暗示了古人觀察侵蝕作用對山脈形勢影響的不同階段。古人說降龍聳秀,峭峻高危。””生龍拱輔,支節楞層。””飛龍翔集,雙翅拱抱。””臥龍蹲踞,安穩停蓄。””隱龍磅礴,脈理淹延。費雪認為描述的是山脈的不同侵蝕階段,當岩層因為構造的持續作用快速隆升形成年輕的山脈時,會形成高聳秀麗的山形,也就是降龍,後來山脈水系逐漸發達,在侵蝕作用下,山腳有崩積扇或沖積扇發育,形成生龍、飛龍等兩側山脈坡度較緩的山岳地形。降龍、生龍、飛龍等山形,構造的抬升作用仍然大於侵蝕作用的影響。因此山區河流可以持續下切,形成連串河階,雖然山區的河階地是山區裏適宜人類居住的平坦地形,但也是土石流的好發區域,需要特別注意。如果侵蝕作用的影響大過了抬升作用,風化層會加厚,山腳沖積扇更發達,面積更廣大,山脈基岩的高度降低、範圍變小,因此會有較大的平原地帶,適宜較多的人類居住,因此往往形成都會聚落發展的風水寶地。圖三說明了山脈侵蝕作用與山的形勢的關係。
 
 
圖三、侵蝕對山脈的地貌作用過程

除前述的七種龍外,還有所謂的(8)騰龍,騰龍的山形高遠,峻險特寬,常形成如仰天壺井、盛露金盤的地形。費雪認為這種地形反映了石灰岩地區的喀斯特地形,或是冰河地形。由於石灰岩是由碳酸鈣所組成,容易被雨水、地表水與地下水侵蝕,形成溶洞、天坑與矗立的山壁等地形。而冰河地形往往形成同樣直立的山壁、刃嶺與寬廣的冰磧谷,因此形成了騰龍地形。石灰岩區的地下溶洞發達,因此要注意的是地下的溶洞發育過大,會突然崩塌產生地盤下陷,造成財產與生命的損失。
 
 
圖四、喀斯特地形的天坑

最後還有所謂的(9)領群龍,附近的山脈(小龍)形勢依隨,稠眾環合。這種山脈有時發育於構造作用非常發達的地區,例如雲南的南邊到越南北邊的紅河-哀牢山一帶。不過此種區域,也可能是構造作用非常發達,淺層地震頻繁之區域,更是要注意的山形。
 
圖五、雲南南邊紅河-哀牢山一帶的領頭龍山脈

所以光看來龍的形勢,其實已經可以告訴我們各個區域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類型,因為山脈的各種形勢,是跟侵蝕作用、構造作用與山脈基岩的組成息息相關,所以光體察來龍(山脈),可以初步告訴我們一些區域內會存在的災兇格局可能類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