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莫拉克風災工作日誌之二~還原小林村的最後一夜



2009/8/8的莫拉克颱風,帶來之總累積雨量為台灣歷年之冠。其中,24小時及48小時降雨量分別為1623.5毫米及2361毫米,甚至逼近24小時及48小時之世界降雨量極端值(1825毫米及2467毫米)。超大豪雨引起大規模土石流,造成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全村被五層樓高的土石掩埋,小林地區第九鄰到十八鄰共有一百多戶人家,全數遭洪水及土石流覆滅,有491人失蹤,目前已列為死亡人口。在參加過莫拉克風災救災工作之後,國科會組成了一個團隊,對於造成小林村滅村的機制及事件發生經過進行調查。(1)
1 小林村災變示意圖(取自聯合報)

根據一般的看法,災難發生原因是小林村東北側「獻肚山」發生山崩,崩落土石堆積在小林村北側十號橋楠梓仙溪河床上形成堰塞湖,湖水溢堤造成潰敗後大量土石流衝向小林村而發生滅村悲劇。(ex. 李錫堤,董家鈞,林銘郎,2009,地工技術雜誌第122,p87-94) 但是,根據倖存者的描述,有部分不同的說法: (http://www.wretch.cc/blog/IamSamChang/182106)

88日晚上9點:小林村第9鄰旁台21線因為凶猛雨勢造成角埔溪溪水暴漲,阻斷道路,村民往南逃生之路中斷。

89日凌晨330分:楠梓仙溪溪水暴漲淹入村內。

89日凌晨5點:獻肚山坡瞬間向下滑動崩落,由東北往西南爆衝(這是第一聲大巨響),同時掩埋小林村與楠梓仙溪河道,進而形成一個堰塞湖,在此刻,村內大部分區域應已慘遭掩埋,且深度應該不止15公尺,之後數秒內可能牽動鄰近山坡產生小型崩落,這是村民後來聽見兩次較小聲響的原因。

89日清晨609分:堰塞湖水位滿溢造成崩潰,大量土石泥水傾洩而下,沖走部分堆積在小林村上方的土石。

由於小林村當地經家屬的要求,以保留為不可開挖之保留紀念區,因此在本地的調查,以非破壞性的地球物理探測為主。國科會團隊利用地電阻、電磁探測等方法與淺層震測,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之後(2),得到以下結論:
1 小林村災後調查照片

·       地電阻影像可有效協助山崩災害之地下組構探查工作,而由小林地區之地電阻探查結果顯示,本區由鹽水坑頁岩組成之地下基盤,電阻率低於25Ohm-m,約分佈於現今地表面20-25m之地下,而高於45 Ohm-m之土石流沉積物,大致分佈於現今地表面8-10m之地下(3,4)

圖3 小林村地電阻影像之三維柵狀圖(東北向視線)

·       與原來地形面比較,部分由地電阻資料研判之土石流沉積物,其底部位於原來地形面以下,顯示土石流可能刮削原來地形面,因此,由數位地形高程差所研判之堆積物厚度,可能相當程度的低估了沉積物之厚度。

圖4 小林村地電阻影像之地下8m土石流電阻率分佈與災前衛星影像比較
·       由地電阻資料可研判出三個分佈於不同區域之刮削區C1,C2以及C3,以及位於其間之堆積區P1,而堆積區之地下人造物;如建物與道路等,所呈現之地電阻異常大致維持其原來分佈位置。(4)
5 小林村地電阻判斷之土石流基底較原始地形高度低之區域(C1,C2,C3)分布
·       由三個刮削區域C1,C2,C3與土石流堆積物之幾何關係,可以推論:C1與獻肚山之大規模土石滑動有關,而C2則與東側小規模山崩造成之刮削有關,位於C1,C2間之P1區域,由於兩道山崩之影響,人造物得以埋藏維持在其原來之位置附近。而C3則分布于後來堰塞壩崩塌所沖刷之現今河道分佈一致,研判應與此一後期堰塞壩崩塌事件有關。符合前述倖存者描述的看法
    由這些調查我們還原當時的情形: 獻肚山在89日清晨發生大規模山崩,摧毀了小林村北半部大部分的民宅(C1區域),同時形成堰塞湖。南半部部分則在獻肚山崩發生幾秒後,也誘發小規模山崩,造成部分民宅埋沒並位移(C2區域),而在C1C2之間的區域,包括小林國小的部分建築則被夾擠於兩處土石流間之土石直接掩埋,並未位移。最後堰塞湖潰堤,大量土石沿楠梓仙溪沖刷走剩餘的殘餘建築(C3區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