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地質粉彩系列:來自礦石原料的粉底彩妝


由於接連許多期末報告以及投稿文章修改的緣故,使得部落格又荒廢了一小陣子。趕快上來補一補。上次費雪說到彩妝,今天就接著下來講粉底好了。粉底(Foundation),顧名思義是妝容的基礎,最常見的是粉狀質地的粉底,因為塗在臉上顯得輕柔自然,是女士日常化妝的最佳選擇。一般有粉底液、粉餅裝與散粉裝三種。進行化妝時,女士們通常要先在臉上打一層粉底,因此粉底可以說是女人妝容的基礎。上次說到近代化妝的習慣風俗,是來自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但是現代的粉底產品的濫觴,是來自於德國萊比錫劇院的卡爾.鮑定(Carl Baudin),為了遮住演員假髮與前額之間的接合處,因此研發了由赭石、氧化鋅、豬油所組成的近似膚色的貼合劑,塗在上述的部位。這個貼合劑在演員間受到大力歡迎,因此鮑定就開始商業生產這種早期的粉底出售。這種油膩的配方成為劇院演員的標準配備,一直到1914年,蜜斯佛陀(Max Factor)研發出以海棉沾黏撲在臉上的粉餅(Pan-cake)產品為止。

當然,粉底不管經過多少時間的演進,他的組成不外乎幾個部分:基底、顏料、添加物(含香料與其他)基底是用以沾黏在皮膚上的基質與介面物質,可以是油蠟性、水性、粉末與矽膠性物質所組成。油性的基底,早期如鮑定所用的是動物性油脂,但是部分動物性油脂會有味道,因此後期大多數用的是來自石油提煉裂解,無色無味的礦物油凡士林做為取代品。(所以彩妝產品的價格,也因此與石油開採及提煉息息相關,甚至隨著油價的波動而變化!所以女士們在使用油性產品化妝時,不妨想想自己是將數千萬年以前的微生物,經過地體埋藏成油作用的中間產品,提煉後塗抹在臉上~~~哈哈~)

而粉狀的基底,則多半是以滑石(Talc)所組成,由於質輕、又易攜帶。加上塗布遮瑕的效果良好,不會有像油性產品造成太多不自然的反光。因此在蜜斯佛陀研發出來後,到了1940年代,已成為女性彩妝的主流產品。滑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層狀含水鎂矽酸鹽類礦物的一種無色至淡綠色,半透明,有珍珠光澤。由於質軟光滑,具有很強的滑膩感,故稱為滑石。多發生在火成岩和低級變質的岩石中,如橄欖石、輝石、和角閃石等變化而來,常與白雲石、綠泥石、蛇紋石等礦物共生。台灣也產滑石,多產在蛇紋岩上盤或底盤,花蓮豐田一帶滑石常在黑色片岩中產出,所以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研發本土的天然彩妝原料喔。
 
圖一、滑石

至於粉底的顏色,則來自於顏料色素的調配。有些標榜天然的無機顏料來源的,則來自像是赭石(Ochre)一類的礦物。赭石主要組成是赤鐵礦(Hematite) ,一般呈腎狀、葡萄狀、豆狀、魚子狀、土狀等集合體。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土狀或粉末狀者,呈鮮紅色。但條痕(礦物粉末)都呈櫻桃紅色。赭石可以入藥,是一種中藥材,但根據研究有些天然的赭石中含砷量頗高,因此不宜大量食用。赭石的粉末因為呈現櫻桃紅色,因此往往被拿來作為天然紅色顏料使用。另外如青金石(Lapis lazuli)是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藍色、藍紫色或藍綠色的半寶石。青金石屬架狀結構矽酸鹽中的方鈉石族礦物,主要產於阿富汗等地。青金石末呈海青藍(Ultramarine blue),為一種昂貴的天然礦石材料。另外像是石綠,來自於前一篇所述的孔雀石,也是構成天然的礦物顏料之一種組成。
 
圖二、赭石
 
 
圖三、青金石

至於粉底中的添加物可就多了。有時粉狀粉底會加入高嶺土(Kaolinite,一種黏土礦物)二氧化鈦:使粉底具有較強遮蓋力,並且可以消除滑石粉的閃光。有時還會加入來自碳酸岩的方解石(碳酸鈣)白雲石(碳酸鎂)等礦物:可吸收皮膚表面的汗液和油脂,也有消除滑石粉閃光的作用,這類產品是屬於吸油性的粉底。當然,為了讓上述不同成分溶解在一起,在製作時還會加入石油提煉的石蠟或礦物油些許,以溶製成塊狀。粉底中添加氧化鋅(ZnO),可反射陽光中的紫外線(UVR),阻隔肌膚吸收,作為防曬劑。天然的氧化鋅礦物稱為紅鋅礦,主要產在美國紐澤西州Flanklin地區之接觸變質的鋅礦床中,其它地區的產量很少。也因此主要粉底中添加的氧化鋅是來自於其他含鋅礦物,例如閃鋅礦(ZnSSphalerite),經由化學提煉再製合成,閃鋅礦常與方鉛礦(Galena)密切共生在熱液礦床中,台灣北部金瓜石與武丹坑金礦床中常發現閃鋅礦與方鉛礦共生。另外有時也會於粉底中添加二氧化鈦(TiO2),天然的二氧化鈦礦物稱之為金紅石(Rutile),是一種高溫生成的礦物,常見於含普通角閃石的火成岩中,如花崗岩或偉晶岩。有時也會出現在片岩或片麻岩中,由於二氧化鈦對於紫外線吸收力強,因此添加了二氧化鈦礦物使得礦物彩妝具備了天然防曬功用,不同牌子的隔離係數從1525不等。有些礦物彩妝中時常可見的氯氧化鉍,自然界中幾乎很難找到,多半以人工合成,它是一種具亮粉光澤的珠光粉體,是提煉銅和鉛的副產物,與天然礦物雲母(mica)一樣,加入到粉底中兩者同樣都可以可以增加亮彩效果。
 
圖四、金紅石
雖然礦物彩妝強調加入的是天然礦物,然而礦物添加物有時也會有不良的副作用。例如雲母(mica)會造成撕裂傷與敏感皮膚發癢,滑石也是一種過敏與致癌物質。氯氧化鉍則會引起皮膚敏感發癢,致生粉刺和皮疹,並堵塞毛孔。因此,女士們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皮膚體質,選擇適當的粉底產品使用,最好對於新的產品,應該事先少量或局部先試用一陣子,確定皮膚不會敏感之後使用才是正確的做法。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不太地質的地質名人(一)


今天費雪要從一位現今世界上的地質名人說起。這位先生有點意思,最近才很感性的在全世界媒體前,說有生之年要用爬的來趟台灣地質之旅。說到這裏,我想大家都猜到他是誰了,那就是我們的同行前輩中國國務院總理小溫-溫家寶先生(相當於台灣的行政院院長)
 
圖一、現在的小溫照片

說到小溫(請原諒我用小溫來自抬身價,因為通常在大陸上,還在線上活躍的就加個字以示親切,今年(2012)中共十八大以後,小溫下崗畢業退休後,大家就要稱他老溫),我們先了解他的地質經歷一下,小溫1960年考進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念的是地質礦產系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研究過河流演育以及相關機制,以及中國北方磷礦的形成機制。1965年畢業後又留校念研究所,專供地質構造以及地質力學。在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基本上中國大陸大學及研究生教育陷入停頓狀態,因此1968年還在北京地質學院讀研究所的小溫,想想反正也沒書好念,要不參加革命鬥鬥欺壓研究生的臭老九教授,要不乾脆下鄉潛心修鍊鑽研地質。費雪認為,因為多數的地質人野外跑久了,心胸多半寬大,因此小溫跟大部分當時的中國地質人一樣選了後者,主動要求前往甘肅工作,並獲得批准。(當然,總要有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藉口,上級才會批准啦~~根據小溫的說法,要求去那裡工作並非偶然,當他還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甘肅酒泉地區發現了被認為具有長期開採價值的鐵礦床。因此來自全國各地的五萬建設大軍隨後雲集酒泉,開始了酒泉鋼鐵廠的建設。當時媒體關於這一事件的報導令立志地質事業的小溫興奮不已,並由此萌生將來去那裡找礦的念頭……至於是不是這樣,那只有小溫知,費雪知,地質人知,還有讀我部落格的人知………………)
 
圖二、年輕時清純可愛的小溫

所以1968年秋天,只讀了一個學年研究所的小溫來到了甘肅,成為酒泉地質調查隊的一員。(武威、張棭、酒泉、敦煌位於祁連山北面與戈壁沙漠之間的河西走廊,古時合稱河西四郡,說來費雪八月時才去過張掖與酒泉,對於河西的邊塞壯闊風景讚嘆不已)。從那時起,小溫跟河西走廊南側的祁連山相伴,開始了長達14年的邊塞生活。地質人跑野外的生活是清苦的、孤獨的,因此另一半也要有相當容忍度,要忍受老公/老婆常常不在家的辛苦。所以在婚姻生活上有些是純內銷,也就是地質人找地質人做伴侶。這在費雪身邊的同學、學長姐、學弟妹間也常見。小溫似乎也是此道中人,在甘肅地質隊工作期間,小溫結識了小他一歲的蘭州姑娘張蓓莉,小張比小溫小一歲,畢業于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當時在地質局從事岩礦鑒定。倆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結婚,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小溫在地質上,其實基礎工作及貢獻頗多,他完成繪製祁連山山區的地質調查以及地質構造圖幅。到了1981年,由於小溫的地質基礎工作研究紮實,當時已逐步升官到了甘肅省地質局副局長。後來因為中國在19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政策上要提拔官員幹部講求四化(革命化(提拔有前衛思想的官員)、年輕化(提拔年輕的官員)、知識化(提拔有學問有知識的官員)、專業化(提拔苦幹實幹專業勤懇的官員))因此這樣條件下,小溫自然脫穎而出,很快被提拔到中央的地質礦產部,1983年出任中國地質礦產部副部長,當時年僅41歲。這讓費雪感到震驚與慚愧,同樣跟小溫都是處女座的龜毛人,怎麼小溫在我這年紀,苦幹實幹也超過費雪,升遷速度也超過費雪………~~~~~~一言難盡。

後來小溫就在中國的中央政治部門一路升升潛潛,在政治路上逐步升到目前的位置。但是,若要說小溫是中華地質界第一人當到這麼大的官,那倒也未必。在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時代,翁文灝先生就當過中華民國行憲後的第一任行政院院長。翁文灝先生出身紳商家庭,190213歲時就通過鄉試中秀才。後來到歐洲留學,1912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地質學博士。同年回到中國,在北洋政府農商部任事,並在地質研究所任講師、主任教授,中國首代地質工作者多出自其門下。翁先生同時也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擔任教授,曾當過清華地質學系主任、兼任代理校長。翁先生曾任北洋政府礦產股長,國民政府農礦部地質調查所長,研究中國各種礦產分佈。撰寫中國礦產志、編成第一張全國地質圖,並對中國煤炭按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類的學者 ,也首創燕山運動及與之有關的岩漿活動和金屬礦床形成理論,並主導發現及開採中國第一個油田:玉門油田。中國第一個現代地震台監測站是在翁先生的主事下,於1930北平西山建立。此外翁文灝對構造地質學歷史地質學都有研究貢獻。翁文灝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創會會員之一,亦是中國地理學會第一至十屆會長。
 
 
圖三、翁文灝先生照片

不過費雪覺得翁先生是個地質界的悲劇人物。作了很多的貢獻,幾乎都在地質界裏面。但是卻得不到兩岸地質後輩應有的尊崇。只因為他天真,在國民政府1948-1949年最後在大陸上飄搖的時期,接受老蔣總統的託付攬下被政客、軍人、財閥搞的破爛敗亡的中華民國政府。什麼好處沒撈到,卻撈到被中共列為戰犯。後來又響應中共的號召,成為國民黨戰犯中首批響應回到大陸的人士。又被政客軟禁打壓,1971年病逝北京。翁先生除了學術上與對地質界有卓越貢獻外,一個兒子投筆從戎參加飛行員行列,在抗日戰爭中陣亡。一個兒子繼承衣缽,擔任石油工程師,曾在抗日戰爭中主持規劃由印度至中國陸上石油運輸管線,後來卻在文革中被批鬥至死,對翁先生的打擊頗大。直到現在,兩岸地質界有丁文江獎、有馬廷英獎,有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但好像就是沒有翁文灝獎!費雪認為這對一個終身為中國奉獻的前輩(不管你認為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遺憾與不公。
      另外還有一位先生,也應該提一下,那就是當過中華民國遷台後行政院副院長及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的朱家驊先生。朱先生是個奇人,對中華民國政治經濟與台灣學術界均有卓越貢獻,我想由於朱先生的行誼很難用三言兩語道盡,因為篇幅問題,就留待下次再介紹囉!!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風水地質學(二):災兇格局-來龍形勢與災兇


前篇提到古人講風水首重尋龍,而傳統風水學所謂的,費雪的體認是指能夠有一定空間綿延的山脈,而風水學裏另指的,則泛指造成山脈的斷層與分出山脈支脈的主要節理,這些節理斷層以及地質構造中的摺皺,往往決定了,也就是山脈的走向。而來龍的形勢,一般傳統風水學裏,認為山可以依照方向形狀分為五勢九龍五勢是按方向劃分的:山脈()北高南低叫做正勢。山脈()作東西向為側勢。山脈()逆河流而上,逐漸高度降低為逆勢。山脈()方向順河流而下,高度逐漸降低稱之為順勢。山脈支脈由主要山脊分出,龍身橫繞回顧主要山脊稱之為回勢五勢指的是山脈的方向性。方向性與地區季風氣流的方向互動,決定了降雨強度等關係,山勢與季風氣流方向正交垂直的,容易在迎風面有較強的雨勢,特別是在山脈平均高度較高的龍首至龍背部位。因此在此一部位山麓地帶往往易有較大的土石流災害產生。至於九龍,則是指山的形狀勢態,這九龍包括:

(1)回龍,形勢蟠迎曲繞,像是一尾回頭舐尾的龍。會形成回頭舔尾的山脈形狀,就地質上而言,多半與摺皺或是斷層有關(如圖一),回龍所圍繞的地域,因為接近褶皺的軸部,所以斷層發達,如果這些斷層與摺皺作用發生在比較年輕的地層,易產生淺層地震。因此要注意。
 
圖一、回()

(2)出洋龍,形勢蜿蜒,可以跨過江、湖,甚至是洋面,如出海之龍。台灣島東部的海岸山脈,其實在費雪眼中,正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出洋龍(圖二),南側出海連結綠島與蘭嶼,再南接菲律賓。因為海岸山脈是由古老的火山島弧與海洋沉積物為主的山脈,所以向南可以連接到其他尚在海中的火山島嶼(蘭嶼、綠島等)。出洋龍很多跟火成岩是有關係的,如果是仍在活動的年輕火山島弧山脈,要注意的是火山噴發活動以及伴隨之災害,例如霾害、地震、海嘯等。台灣北部的觀音山、大屯、七星山一直到基隆嶼、彭佳嶼、釣魚台列島,也是條出洋小龍。遠古的時代本來可能跟琉球島弧同樣位於板塊隱沒帶上的同一條島弧鍊上,也就是同一條龍脈上,但是由於沖繩海槽的張裂,將這一條遠古的出洋龍硬生生扯開,造成現在的斷龍格局。(所以,釣魚台是台灣的啦!!!)
 
 
圖二、海岸山脈的出洋龍   
    至於(3)降龍、(4)生龍、(5)飛龍、(6)臥龍、(7)隱龍等,則暗示了古人觀察侵蝕作用對山脈形勢影響的不同階段。古人說降龍聳秀,峭峻高危。””生龍拱輔,支節楞層。””飛龍翔集,雙翅拱抱。””臥龍蹲踞,安穩停蓄。””隱龍磅礴,脈理淹延。費雪認為描述的是山脈的不同侵蝕階段,當岩層因為構造的持續作用快速隆升形成年輕的山脈時,會形成高聳秀麗的山形,也就是降龍,後來山脈水系逐漸發達,在侵蝕作用下,山腳有崩積扇或沖積扇發育,形成生龍、飛龍等兩側山脈坡度較緩的山岳地形。降龍、生龍、飛龍等山形,構造的抬升作用仍然大於侵蝕作用的影響。因此山區河流可以持續下切,形成連串河階,雖然山區的河階地是山區裏適宜人類居住的平坦地形,但也是土石流的好發區域,需要特別注意。如果侵蝕作用的影響大過了抬升作用,風化層會加厚,山腳沖積扇更發達,面積更廣大,山脈基岩的高度降低、範圍變小,因此會有較大的平原地帶,適宜較多的人類居住,因此往往形成都會聚落發展的風水寶地。圖三說明了山脈侵蝕作用與山的形勢的關係。
 
 
圖三、侵蝕對山脈的地貌作用過程

除前述的七種龍外,還有所謂的(8)騰龍,騰龍的山形高遠,峻險特寬,常形成如仰天壺井、盛露金盤的地形。費雪認為這種地形反映了石灰岩地區的喀斯特地形,或是冰河地形。由於石灰岩是由碳酸鈣所組成,容易被雨水、地表水與地下水侵蝕,形成溶洞、天坑與矗立的山壁等地形。而冰河地形往往形成同樣直立的山壁、刃嶺與寬廣的冰磧谷,因此形成了騰龍地形。石灰岩區的地下溶洞發達,因此要注意的是地下的溶洞發育過大,會突然崩塌產生地盤下陷,造成財產與生命的損失。
 
 
圖四、喀斯特地形的天坑

最後還有所謂的(9)領群龍,附近的山脈(小龍)形勢依隨,稠眾環合。這種山脈有時發育於構造作用非常發達的地區,例如雲南的南邊到越南北邊的紅河-哀牢山一帶。不過此種區域,也可能是構造作用非常發達,淺層地震頻繁之區域,更是要注意的山形。
 
圖五、雲南南邊紅河-哀牢山一帶的領頭龍山脈

所以光看來龍的形勢,其實已經可以告訴我們各個區域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類型,因為山脈的各種形勢,是跟侵蝕作用、構造作用與山脈基岩的組成息息相關,所以光體察來龍(山脈),可以初步告訴我們一些區域內會存在的災兇格局可能類型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地質粉彩系列(一):來自岩石的彩妝原料(1)


費雪最近被太座警告,天南地北的部落格內容沒有照顧到廣大女性同胞感興趣的課題。因此,因應最重要的忠實讀者要求,趕快來追加一系列以女性同胞會有興趣的系列文章,費雪暫且稱呼此系列文章為地質粉彩系列,預計將包含美容、養生、健康、寶石、半寶石等相關議題,這應該可以讓費雪擺脫跪算盤的可能不幸遭遇。
我想,不如就先從女性同胞最感興趣的彩妝說起吧。最近,彩妝界突然流行起所謂的天然礦物彩妝,號稱由於成分天然,因此不易造成過敏等副作用,受到廣大女性同胞們的愛好與支持。但是,比較少人注意到,不管是傳統的彩妝也好,或是天然礦物彩妝也好,它們有很大一部分的原料成分,都來自於岩石及礦物的產物。
從化妝品的歷史看起,根據考古學家考據,人類存在化妝行為的歷史至少超過6000年以上,並且幾乎在各個不同的文明都存在化妝的習俗或行為。2010年英國考古學家甚至發現了距今5萬年前人類化妝的可能證據。在西班牙的尼安德塔人遺址,發現可能是化妝盒的貝殼內,含有淡紅色由氧化鐵製成的物質餘渣。而文史或考古紀錄裏,利用礦物原料作為化妝品的濫觴,則可追溯到西元前5世紀,古埃及人在眼睛塗上青色的眼影及眼線。這些最初的眼影彩妝原料,推測是來自於孔雀石(Malachite, Cu2CO3(OH)2)。這是一種銅礦經過風化後產生的礦物,因此呈現青綠色。也因此自然界中孔雀石常與銅礦及方解石等礦物共生。古埃及女人,認為化妝是一種神聖儀式,可以讓她們更接近神並且却除邪靈。除了眼影外,古埃及人還用化妝墨塗黑睫毛,有點類似今日女性常用的睫毛膏的作用。而製成化妝墨的原料,則來自於銻(Antimony, Sb),銻在自然界常與硫共生,往往以輝銻礦(Sb2S3, Stibnite)形式產出。將輝銻礦磨成粉末便可製成化妝墨。但要注意的是,銻是有毒性的,比水銀的毒性要高出二十倍之多,銻中毒會造成腦功能破壞,肌肉莫名疼痛,器官失去功能而崩潰。因此女人愛美不怕死的這件事,似乎在西元前500年的埃及早已經存在了。
 
圖一、女性愛美,自古使然
 
 
圖二、孔雀石
在中國,女人用礦物做為化妝品原料起源也很早,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的神女賦(說來這可能是中國早期的鹹濕情色文學的代表之作)就提到,眉聯娟以娥揚兮,朱唇的若其丹指的就是朱砂,因為朱砂的顏色是艷麗的紅色,因此古人常稱女人的口唇為朱唇。朱砂就是現在稱呼的硃砂,又稱辰砂丹砂赤丹汞沙,組成為硫化汞(HgS),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顏色為大紅色,具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系,硃砂產於石灰岩,板岩,砂岩中。分佈於現在中國的湖南、湖北、四川、廣西、雲南、貴州。東漢末年劉熙的《釋名》: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說明了中國古代是用朱砂研磨後加入動物的油脂,凝結後當作口紅來用。要注意的是,朱砂也含有毒性,在高溫高速下研磨會氧化產生劇毒,因此長期服用常會造成肝、腎甚至腦與神經中毒。因此到了漢代以後,就被來自於天然植物紅藍花的汁液所取代,也就是胭脂。這裡費雪要廢話一下,該植物原產於西域,也就是胭脂山,在今天的河西走廊武威一帶,西漢霍去病大敗匈奴,把河西四郡納於西漢的版圖,匈奴悲泣曰: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指的就是這個古代胭脂原料的原產地。
圖三、朱砂
西方,羅馬人很早已經懂得利用浮石(Pumice)作為潔白牙齒的原料,它的作用類似於今日的牙膏。也懂得利用各種植物以及礦物的天然素材,作為塗敷女人臉部化妝的材料。不過有些礦物材料,具有很高的毒性,但是在女人愛美,男人愛看的潮流中,竟然也被拿來當作彩妝的原料。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三氧化二砷( As2O3),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稱砒霜。被拿來加入作為塗敷臉部的美白粉末中。但是當然發明這種用法的Signora Toffana,因為造成超過500位男士,由於親近塗抹這種化妝品女士後變成了風流鬼,所以最後被送上了斷頭台。砒霜,是經某幾種定的礦物處理過程所產生的高毒性副產品,例如採金礦、高溫蒸餾砷黃鐵礦(毒砂)並冷凝其白煙等過程的副產品
近代的彩妝產品與觀念,始自於19世紀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不管男士與女士,都爭相運用化妝方式,讓他們的皮膚看來蒼白而顯得有貴氣。這些化妝原料多含有氧化鋅(ZnO),可以說是早期的美白系列產品。氧化鋅多半來自閃鋅礦(Sphalerite, ZnS),閃鋅礦常與方鉛礦密切共生在熱液礦床中。主要的礦場位在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連山脈、墨西哥的索諾拉州等地方,台灣的北部基隆火山也存在有閃鋅礦石,是分布最廣的鋅礦之一。由於氧化鋅具有高折射率、優良的導熱性、抗菌和抗紫外的性質,在皮膚表面不會被皮膚吸收,有阻擋UVA (320400 nm)UVB (280320 nm)的作用。因此常被加入到乳膏、乳霜和洗液中,作為防曬油,用於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引起的晒傷及其他傷害。
圖四、閃鋅礦

    除了這些礦石材料外,黏土礦物與來自於石油提煉出來的烷烃類礦物是最被廣泛用於現代彩妝與保養產品中的材料。黏土礦物中的高嶺石(Kaolinite),是很多蜜粉或粉餅的基礎材料,因為它比較不容易凝聚成團塊,可以沾在粉刷上均勻塗佈在臉上,加上顆粒較細,因此可以讓臉部在塗粉之後顯出光滑般的遮瑕效果。有人用黏土礦物,取代面膜塗敷在臉上,宣稱有清潔與緊緻臉部肌膚的效果。由於黏土礦物有獨特的電雙層礦物結構,因此的確可以吸收帶正電基的有機碳化合物,也就是一些油脂與髒污,所以在使用了黏土礦物後是可以適度清潔面部,不過,其實同樣的效果恐怕洗面乳清潔的功效更為卓著。還有,緊緻肌膚的功效也是有的,這是因為黏土礦物會吸水,因此在使用了後臉上的肌膚會有部分水分被吸收而感到乾燥緊實。但一陣子後就回到平常水準了。所以費雪要說,雖然有些保養或化妝產品號稱加入了許多礦石添加物而賣得更貴,但是是不是值得,恐怕是心理效果大於實際效果的居多。
 
女性同胞們還是常保一顆年輕的心情,與多給我們男性溫暖的微笑,才是常保年輕與迷倒異性眾生的不二法門。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風水地質學(一):疾厄格局-脈篇


風水學裏大家最有興趣的就是探討龍脈,認為看風水應該重視尋龍、擇脈、以及點穴。那甚麼是龍?一般來說,風水裏說的就是一串連續延綿的山嶺(山脈),因此尋龍不難,只要看看地形即可明辯(當然,有人認為這個龍,還根據山形的延伸,山體的高聳程度,山群的排列,有所謂的真龍、小龍與支龍之分,那又是後話了,可以放在災兇格局裏再來探討這個分野與關係)

但,甚麼是風水學裏稱呼的”?這個就有點學問了。費雪要先來講一下這個風水擇脈的意義與做法。根據費雪粗淺的了解,中醫裏面認為人的身上有經脈、有血脈,經脈負責的是傳遞神經與內臟運行信息,血脈負責的是供應器官與組織所需的水分與養分,身體內有的部分經脈與血脈是分開的,有的部分經脈與血脈是合在一起的,脈的交集之處就稱之為穴。因此古人由此類比到風水學上,認為既然有龍,龍的身上就有脈,只要能夠追尋這些風水脈的延伸與交集之處,就可以點風水穴。費雪有時候真的很佩服我們中國的老前輩,將自然與人體的了解能夠如此深入的結合與解釋。
從地質科學來說,山脈的形成,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斷層作用所致。舉例來說,台灣地區的幾道主要山脈,像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麓山山脈等,都是因為板塊碰撞所導致的壓縮逆斷層的作用,造成地殼隆起形成各個山脈。而山脈與山脈間,就是以斷層做為分隔。費雪要說,用中醫的類比觀念來說,台灣這些主要的構造斷層(例如梨山斷層、車籠埔斷層…),就是傳遞地殼碰撞信息(也就是龍的神經與內臟運行信息”)的經脈。因此地殼出了甚麼問題,例如因為板塊擠壓,壓縮程度超過了彈性限度,這些構造斷層就會發生地震。

圖一、台灣因為板塊碰撞擠壓造成山脈的主要構造斷層(台灣地質概論,何春蓀,1995)

但是,根據岩石力學的應力破壞實驗,我們也認知到斷層是會有所謂共軛破裂的現象,也就是會有另一或另兩組跟斷層面夾一個角度的破裂面。因此,山區的河流與地下水,往往會經由這些破裂由高向低處流動,這些含有大量水的共軛破裂面,可以類比到人體的血脈。因此,利用地質方法或地球物理方法,確認這些破裂面與斷層的分佈與走向,是科學上擇風水脈的可行做法。
        風水脈與人體健康關係頗大,前面費雪說過,風水脈是構造上的斷層與破裂帶,在鄰近斷層與破裂帶的位置,我們常能在空氣中或水中測到有較高的放射性氡的含量,有些研究者還以量測氡的濃度,做為調查斷層分佈或是地震前兆的研究工具。但是對人體而言,過量的放射性氡氣會造成神經系統與呼吸道致癌疾病的危險。另外,居住地域的破裂帶地下水脈的來源區域,若是含有過量重金屬,也會溶入人們飲用的水中造成人體的重金屬中毒、不孕或神經系統疾病。這種狀況就好像血脈髒了一樣,當然是不佳的居住地區。所以,前面費雪所說的風水擇脈原則就非常重要了。讀者諸君下次要買房前,若是位置鄰近山區,不妨注意一下附近是否有斷層或破裂節理通過,並適度檢測一下可能的水質與氡氣濃度。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燙死人的溫泉異常


最近萬里發生溫泉燙死人的事件,其實溫泉一般泉溫在一年之中都會有1~5度不等的變化,發生泉溫突然變化,也並非不常見。因為這種快速的變化通常跟較冷的地下水補注來源變化有關係,少數則與溫泉通道的改變有關。費雪過去雖然當過水利署資助的台灣溫泉研究中心秘書,曾經研究台灣溫泉一陣子。但是由於已經離開那個工作許久,本來是懶得爬文了解一下來龍去脈,回應此一新聞,但是在媒體持續的炒作之下,這個新聞卻變成了與大屯火山可能活動有關係的危言聳聽。(例如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24/ 92985.htm) 結果是有許多朋友寫電郵來問相關的問題。
 
圖一、聳動的新聞標題

另外,雖然近日地方政府請來了專家會勘,但費雪看到電視新聞好像不關心地質科學上的可能原因,只關心專家會勘與調查的結果有沒有跟大屯火山有關,結果是越描越黑,又扯上地層擾動”:

 

   台灣媒體的理盲讓費雪不得不搖搖頭,也覺得有必要根據過去費雪實地調查研究的經驗,把可能的原因說清楚,讓有興趣的親朋好友參考指教一下。這裏必須先聲明,費雪並沒有在萬里實地調查研究的經驗,當地過去也沒有監測的資料,因此這裏是根據我在其他地區研究的經驗所做出的可能性推論,詳細如何,當然必須再經詳細的長期監測調查方可得知。(不過最近大家都在拼SCI文章,這種費時費力不討好的工作是越來越少人做了。)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冷水補注的減少,由於發生事故的萬里加投路公共浴室是於七月中溫度就劇升,因此我們要看看當地的雨水補注是否在七月間有驟減的趨勢,結果發現,根據氣象局的統計,最近的基隆雨量站,2012年七月的雨量,從前半年平均每月300-400公釐,驟降到只有61.9公釐,因此這一推論是有可能的,雖然八月雨量回升到正常水準,但我們知道地下水的補注反映會稍慢一陣子,因此,若是萬里的泉溫在九月開始下降到正常,那就有可能是缺少冷水的補注所導致。費雪看到電視新聞中,地調所的人員表示,總溶解固體量比原來增加約1.5倍,硫酸鹽含量也上升,因為剛從雨水補注到地下的冷水,原本溶解離子的濃度含量就低,更可能顯示由於冷水補注的缺乏而造成這樣的結果。而地下水的流向也決定補注的多寡與速度快慢,因此,也會造成其他地區(如金山)泉溫依舊正常,而局部地區異常的現象。當然,這樣的推論,還是得等到長期觀測之後才可以得到客觀的結論。
 
 圖二、氣象局基隆雨量站2012各月的雨量統計

   第二個可能的因素,是溫泉來源區域的補注量增加,溫泉是經過深層循環的地下水,由於在深層循環的途中,經過地殼溫度(地溫)的加溫,因此溫度會高於地表水,若地區的地殼溫度較高,例如有大量火成岩存在(火成岩多含放射性礦物,會衰變放出熱)、火山地區,或地殼快速隆升區域,溫泉水在深度較淺處(幾千公尺深)就會被加熱至上百度,因此容易湧出地表。若是這種深層來源的補注大量增加,當然也會造成溫泉的流出量增加,由於匯入的冷水量仍維持一定或是向上述的一樣減少,因此泉溫就會上升。但是,這種影響是區域性的,因此不會是侷限於一處,所以這個因素的可能性小一些。

    另一個因素,是溫泉通道的改變。溫泉是從地下深處沿著裂隙湧出,而這些裂隙在近地表時,因為應力的驟減而有開花的現象,造成接近地表的裂隙可能旁枝相連,若是原來的溫泉流通通道,因為礦物沉澱或雜質積累而堵住了,或是地震導致堵住,溫泉的主要通道與流向會改變,因此有可能會造成新的通道主流湧出位置的溫度驟升。這個可能性也很高。如果經過監測後,此處的溫度仍居高不下,那就可能是溫泉通道改變的原因。


   但是,不管哪一個原因,都很難直接與大屯火山活動扯上關係。要說到地層擾動,ㄟ~勉勉強強,溫泉通道改變的因素,可以算是地層擾動的現象之ㄧ吧?這種跳躍式的結論,也只有台灣了不起沒邏輯的媒體可以做的到,費雪的欽佩,實在如滔滔江河,佩服不已。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地質聊齋:南海明珠上陸記


費雪前日忙著到中國大陸河西走廊開會的相關準備事宜,直到昨日深夜才回到台灣,趕快來補上一篇。這是我在會議中宣讀的一部分內容。是有關於南海中珊瑚礁島嶼的上陸故事。且聽費雪慢慢道來:

 臺灣西南部海域與陸上,分佈大小之珊瑚礁石灰岩體。特別的是,與南海中之大小珊瑚礁島嶼一樣,這些珊瑚礁並非發育於火山島嶼上,而是發育于不適合珊瑚礁生長的泥質基底。而這些珊瑚礁島嶼是如何從泥質基底上生長?又如何被隆起上陸?證據在哪裡?在現在的陸上露頭景點,可不可以觀察到這些證據?我們如何述說這個南海明珠上陸過程的故事?

 
臺灣西南部海域與陸上,由北向南,珊瑚礁體發育地質時間依次逐漸年輕。包括已經隆起上陸的高雄地區之大小崗山石灰岩礁體、半屏山石灰岩礁體、壽山石灰岩礁體、鳳山石灰岩礁體,與目前已隆起數十公尺,位在東港外海的小琉球島,以及南海中之大小珊瑚礁島嶼(例如東沙環礁)

 
圖一、台灣西南部與南海中的一系列珊瑚礁分佈

在甲仙四德巷與壽山東南側礦場泥岩頂部地層中,曾有含泥灰岩與大量滿月蛤 (Lucinidae)化石的記載。王士偉(2005)等人根據其野外觀察結果,在10個臺灣西南部珊瑚礁石灰岩-泥岩(被稱為古亭坑層)交界剖面與17口鑽探岩心中辨識出包括塊狀、管狀以及岩礫狀等不同產狀的碳酸鹽膠結泥岩;鑽取岩樣中的149件,其碳十三(δ13C)同位素分析値介於 –53.7 ‰ 至 –10.9 ‰,顯示其來源與伴隨甲烷溢出的冷泉作用有關。(註:碳十三與碳十四同位素都是存在於含有碳元素的物質中,例如骨骼、貝殼、樹木等,不同的是,碳十四是放射性同位素,科學家用碳十四的衰變程度做為定出八萬年以內的古生物年代之用。碳十三是穩定同位素,因為不同環境有不同的含量,科學家用它來來指示古生物生活的環境或是碳的來源。)
在大崗山地區所見含有許多大型滿月蛤貝類的塊狀冷泉碳酸鹽岩,則顯示在大崗山珊瑚礁發育之前泥岩基底曾有持續相當長時間甲烷逸出的冷泉作用。(這種由於泥火山噴發形成的海底無機碳酸岩硬盤,又被稱為甲烷礁,現在在南海的深處還能看到,例如著名的九龍甲烷礁。)

 
圖二、從深海撈起的無機冷泉碳酸岩

 因此王(2005)等人推測,在基底泥岩隆升變淺的過程中,由於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由泥岩泥火山滲出,形成塊狀冷泉碳酸鹽岩。出露的塊狀冷泉碳酸鹽岩成為珊瑚與珊瑚藻等表覆生物在矽質碎屑環境生長的硬底質,而在礁體的最初發育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圖三、陸上的泥火山

 所以,我們可以推論這些大大小小,在海中或在陸上的珊瑚礁塊體,是怎樣從不適合珊瑚生長的泥質基底上長出來的過程:

1. 深海的泥岩環境由於板塊構造的作用,逐漸隆起至甲烷水合物不穩定之深度。(古亭坑泥岩:高雄燕巢一帶泥火山露頭(100~300萬年前))

2. 甲烷與二氧化碳由泥岩中噴出,形成海底泥火山黑煙囪,因為壓力與溫度作用形成無機的”冷泉碳酸鹽”,部分先驅生物(如滿月蛤 Lucinidae)可以在此生長。(大小崗山一帶,珊瑚礁與古亭坑泥岩交界面露頭)

3. 持續隆起的結果,使得冷泉碳酸鹽形成的硬質基底隆起至透光深度,有機珊瑚可以在此硬質基底上成長,形成有機珊瑚礁。(大小崗山、半屏山、壽山一帶(80~100萬年前))

4. a. 若隆起作用至此停止,或開始稍稍沉降,則形成環礁。(東沙環礁)

      b. 若隆起持續,則形成海中突出海面的珊瑚礁島嶼,周圍圍有現生的裙礁。(小琉球島(~20萬年前))

      c.若持續快速隆起,則珊瑚礁體被抬升離開水面,形成陸上的石灰岩礁體。(大小崗山、半屏山、壽山)
 
   所以,今天陸上的半屏山、大小崗山、壽山、半屏山,過去都曾是南海中的珊瑚礁島嶼,他們都發源於基底的泥火山噴發形成的冷泉無機碳酸岩,只是後來經過快速的隆升,讓這些南海的明珠,一個一個逐漸上陸形成小山!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風水地質學(一):疾厄格局:土篇





七月底真是個忙碌的日子。終於在享受了一個長假讓身心歸零後,費雪想到了荒廢一陣子的天南地北。趕快來補上風水地質學的論述。接下來要談的是疾厄格局的土篇。土是風水地質中的重要因子,土層的厚度與高度,以及土質,都影響居住地域人們的身心健康。沒有發育良好的土壤層,無法種植莊稼,土壤含大量腐植質,會導致細菌與有害昆蟲大量滋生,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察土、驗土是件極為重要之事。

     古時候風水師有所謂的「金井驗土」。就是開挖一個淺淺的探井驗土,這個探井就稱為「金井」。驗土的方式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以視覺察土為主,一個部分以定盒稱土為主。後者由於主要是分辨土壤密度的差別,與災兇格局比較有關,因此留到後篇在詳細論述。

     至於視覺察土,原則上以「土細而不松,油潤而不燥,鮮明而不暗」為佳,五色土(即同時有紅、黃、白、青、黑五種色土)為最佳,因為五行具備,陰陽平衡

        上面的說法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土壤顏色極為複雜,受到來源的母岩以及風化作用與過程控制。一般土壤,會因腐植質的存在而呈黑色。紅色土壤則含多量氧化鐵造成顏色偏赭紅。黃色土壤則含石英等礦石含量較多白色土壤含碳酸鈣或石膏質較多,而青色土壤則含有較多的粘土而導致顏色偏灰藍或青因此若土壤含適度腐植質、鐵份、石英、以及粘土,(前文所謂的五色土,或鮮明而不暗的土壤),不僅有益於植物獲得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分,也不致因過多的粘土而導致排水不良。

   至於「土細而不松,油潤而不燥」,指的是土壤經過適度的壓密,而土體的顆粒與孔隙大小在一定範圍內,可以產生毛細作用,將地下較深處的地下水吸至地表供植物之用。這點很重要,因為地下水面要有一定深度,才不會過於潮濕與容易淹水。但有了毛細作用地表才可以種植花草與農作物。

居住的地域若土壤組成以青色黏土為主,由於黏土排水不易,房屋內容易潮濕,因此居住者容易有風濕與氣管方面的疾病。另外,此類地域易在大雨時產生劇烈淋蝕作用,植物生長不易,常常形成如月世界的惡地地形。

圖一 青色粘土質土壤地區

居住地區土壤若以黑色土為主,例如台南七股、北門等過去的潟湖環境,由於土壤含有過多的腐植質,顯示地下淺層就為還原的環境,容易有細菌與蚊蟲大量滋生,雨季後應注意有蚊蟲媒介的傳染病蔓延。另外此類土壤環境易吸附大量如砷之類的有害重金屬,作物與地下水中應注意是否有大量的重金屬,易導致癌症、砷中毒、烏腳病等類相關疾病。

地下土壤若以白色土壤為主,地下水中易含有過量的碳酸鈣,亦即石灰質。大量飲用或食用當地生長之作物,可能導致腎的結石等問題(但可能有益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

因此費雪告訴大家,風水地質學上要特別注意地下土壤的顏色(也就是主要組成),因為會與身體疾厄有一定相關性的。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印地安那瓊斯前傳:尋寶探險家的第一課


話說大家都看過經典的印地安那瓊斯電影吧?對於片中哈里遜福特飾演的亨利印地安那瓊斯博士,出生入死進行考古寶藏探險的印象應該十分深刻。聽說當年有許多人因為受這部片啟蒙,而毅然投入了考古學的行列,但後來卻發現台灣正統的人類考古學工作,根本與電影中瓊斯博士,上山下海深入蠻荒的冒險工作相去甚遠。大部份的工作是蹲在一個用線圍起來的土坑中,用小鏟子一鏟一鏟的挖土,看看可不可以過濾出陶瓷、貝殼碎片或是骨頭。不幸的是,費雪要告訴大家,片中的瓊斯博士的專業設定是有錯誤的,要尋寶的話,可能要懂地質多一些還比較實際且派得上用場一些,如果還懂一些地球物理探勘方法的話,尋寶成功的機率又再大了一些。現在電影流行首部曲、二部曲、三部曲之後,再來個前傳交代或更正一下主角的身世。所以,費雪也東施效顰一番,來個印第安納瓊斯前傳,交代一下瓊斯博士是如何歷練出來精準的科學分析推理能力、與冒險的毅力。

圖一 帥氣的哈里遜福特飾演的亨利印第安納瓊斯博士





這個前傳的背景設定,是在少年印第安納瓊斯從法國回來,回到校園裡念大學開始。大概是1920年代左右。他所接觸的第一堂課,是個肥頭大耳高高胖胖的地球科學教授,歷力教授。歷力教授是個風趣的人,第一堂課就給大家出了個難題:如果把同樣重量的一塊金塊、一塊鐵塊、一塊磚頭放在土上面,一個月以後會有甚麼樣的結果?」

同學中捉狹的菲利浦搶著回答: 「教授,我知道,那塊金塊會在一天不到的時間首先被偷不見,三天以後學校收破爛的老太太來的時候,鐵塊也會不見,而最後只會剩下磚頭。

歷力教授笑著回答: 「很有創意,但這不是我要的答案。金塊的密度是19.3 g/cm3,鐵塊的密度是9.8 g/cm3,而磚塊跟土壤密度都差不多,大概是2.7 g/cm3左右。瓊斯同學,那這個提示告訴了你甚麼?

 印第安納瓊斯回答: 「教授,我知道了,就像水一樣,密度比水大的,放在水面上會沉入水中,比水小的,會浮在水上,所以鐵塊與金塊會到土中。」

歷力教授說: 「正解! 另外如果仔細觀察,金塊會比鐵塊的更深,這代表了甚麼?」 同學裏萬人迷的艾美麗也搶著回答: 「教授,我知道,這代表黃金是貴金屬,因為又重又稀有,所以價值很高,我愛黃金!

歷力教授再一次笑著回答: 「艾同學很有才,我相信你以後會很有錢。但這個現象啟發了我們,如果有人在土裡埋了成堆的黃金、鐵製武器、以及磚瓦等物品,結果可以推論,假以時日,會是磚瓦留在原來的深度,鐵製武器下沉至比原來埋的深度略深的地方,黃金沉的最深,可以沉到鐵製武器埋藏的兩倍深度以上。所以,瓊斯同學,那這又告訴了你甚麼?

印第安納瓊斯思索了一下,忽然靈光乍現~「教授,我知道了,所以像海盜的古寶藏圖,很多人即便得到了真正的藏寶圖,根據圖上的資訊去挖寶,在應該埋寶的深度卻不見寶藏,或是只挖出一些破刀爛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囉?

教授回答: 「對的,而且,由於土壤地層常常是不均勻的,所以鐵塊與金塊也不見得會垂直向下沉,而是斜斜的沉到土中,所以,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自然挖不出真正埋藏的寶物囉~~~所以,我的最大願望就是去找出那些被人輕易忽略的寶藏,同學們,如果有一天,歷力教授沒有任何原因就忽然消失不來上課,不要懷疑,那一定是老師挖到巨額寶藏,請給我默默的祝福~~

印地安那瓊斯忽然發問:「 歷力教授,那~如果藏寶圖不準,你又有甚麼方法去找出真正黃金埋藏的位置和深度啊?

教授回答: 「瓊斯小子,你真的問到節骨眼上了,本來我是不想說的,看在你是我的得意門生的份上,我告訴你吧,最近,有對法國兄弟叫施藍卜吉的,跟一個美國人叫溫納的,不約而同的都提出可以把電流通到地底下,藉著在地表不同位置量測電位的變化,可以推敲出地下電阻率分佈的深度與空間變化,叫做地電阻探測金塊跟鐵塊都是導電的物質,所以我可以用這種技術,找到可能的位置跟深度,再開挖出來這些被忽略的寶藏啊!........

圖二 溫納或施藍卜吉用的地電阻施測方法





這堂很有意思的地球科學入門,就在這樣輕鬆的討論中結束了。但是,忽然在學期中的某一天,果真如歷力教授預告的,教授真的缺席了,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歷力教授始終沒有出現在大學校園中,有人傳說他被外星人綁架走了,有人說他得罪了黑幫,躲到天涯海角去了,但,沒有人真的知道教授發生了甚麼事,就連校長也不知道。

校園中只有印地安那瓊斯知道發生了甚麼事,因為在歷力教授消失後的某一天,瓊斯接到了寄自加勒比海小島的一封明信片,明信片上只有短短幾行字:還記得第一堂課裏的精彩討論嗎? 我如願以償了~。」

印地安那瓊斯心裡暗暗想著: 教授,等著看吧,我一定一定會成為比你要更厲害的尋寶專家,謝謝你的教誨與啟發~~~~~~~~~~~~~~~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風水地質學(一) 疾厄格局:氣篇


接下來費雪要談到影響身體疾厄的氣。先來說說甚麼是, 宋朝的理學家張載提出了宇宙是以「氣」為核心的說法。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的灰飛煙滅,只是人們的肉眼看不到而已。在風水地質科學中,費雪與張載的看法類似,認為指的是人體與自然環境交流的肉眼看不見之媒介,例如水氣與溫度。當夏天高溫快下雨的時候,人們總會覺得濕熱難受,總是悶得很。而當冬天低溫陰雨綿綿的時候,又覺得冷到骨子裡。這是因為水的熱容量大,空氣中的水氣過多,夏天時會起了阻礙人體排熱的效果,所以往往覺得不舒服甚至中暑。而相反的在冬天,過多的水氣含量則會快速吸收人體皮膚表層的熱量,容易引起感冒失溫。因此一個地方的水氣過多,配合氣溫的變化過快,常常會引致居民身體健康不佳而容易生病,甚或導致精神方面的問題。因此水氣多寡與氣溫的變化,實際上跟人體健康很有關係。

那就地質而言,什麼地質條件是有較佳的風水格局,可以避免水氣過多與溫度變化過快產生的問題的區域呢?在中國的風水論中,有著這樣的說法:()朱雀翔舞,()玄武垂頭,()青龍蜿蜒,()白虎低伏。由於中國多數的山脈因古構造造山運動,而呈東北-西南的震旦走向(Pumplly,1867),而華北到華中一帶,冬季季風是來自西北或北方,而溫暖的夏季季風是來自東南或南方。所以較佳的聚落位置都在山脈的南側,以抵擋嚴寒的西伯利亞季風寒流,所以好的居住地域都要北倚大山(後玄武)。且利用左側高度較高,彎延的山脈(青龍)迎風面去卸除過多的季風水氣,所以()青龍要比()白虎高。而前朱雀指的是向南緩步延伸的扇形明堂(山麓沖積扇)以及明堂前隆起的小丘或土堆(扇緣堆積物)(圖一),因為坡度緩、排水容易,若是扇緣有東西向河流(玉帶)環繞,因為取水耕種容易,因此為人類絕佳的居住地區。

圖一、沖積扇地形

台灣的構造稍稍不同,由於本島的脊梁山脈多為接近南北走向,台灣島多數居民居住在島的西側。一般來說,台灣地區冬天吹東北季風,夏天則是吹西南季風,而台灣的山脈只要高度在600-800公尺以上,即可已到達積雨雲的雲底高度,而造成地形影響降雨的效果。此類山脈的迎風面往往較濕,而背風面的區域,由於雨多半下在迎風面上了,因此相對水氣含量較少也較乾燥。因此第一個地質條件即是盡量選擇山脈的背風面,或至少有一些地形上的遮擋。台灣島的脊梁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以及麓山山脈群)為台灣西部區域背靠的玄武,由於玄武山脈由高至低向西逐漸垂頭,因此可以擋住多數東北季風及來自太平洋的颱風。若在北側有低矮的山丘保護,也就是右側的白虎(山丘),更可以阻擋冷濕的水氣。台灣西部平原地區多數有這個條件,像台北盆地北側就有大屯、基隆等休火山阻擋冷濕水氣,當然,除了沿基隆河谷一帶因為開了一道口子讓冷濕東北季風灌入,因此盆地內迎風部分區域像南港、內湖冬季將相當濕冷難耐,是相對較差的居住地域,過去有很多人勸費雪搬到這一帶居住,但是費雪卻選了盆的南側的板橋一帶,其實是有一定的考量。

圖二、台北盆地風水格局

但是台灣到了夏季,當遇到來自印度洋富含水氣的西南季風暖濕氣團時,需要在南側有能卸除水氣的蜿蜒山丘,也就是要有左青龍,但是台灣南部剛好沒有這類條件,因此往往到了夏季南部平原區域常直接灌入飽含暖濕水氣的氣團,成為水災的重災區。一直要到嘉義的斗六丘陵以北,才會因為隆起的更新世礫石層丘陵,作為左青龍(山脈)的稍稍阻擋,讓以北的南投-台中盆地成為背風的良好居住地域。

至於在明堂(沖積扇)上居住位置的考量也非常重要,近扇緣會入海洋或大河的地方,因為地形很緩,泥層較多,排水較不易,加上地下水位面較高,因此地下水層容易因為毛細作用升至地表蒸發,所以一般來說比較其他位置要濕,居住於此易得風濕與呼吸道相關疾病,應該盡量避免。若是前有低矮的土丘遮蔽西側長驅直入的海風,更為絕佳的居住區域。以費雪在全台居住過的經驗,我的判斷認為台中-南投盆地的風水在格局上是相當良好的。最近報上登載部分學者建議遷都台中,或至少用雙國都概念,遷移部分像行政院、立法院等機構到台中,這一點就風水地質學而言,費雪是極度贊成的。

圖三、台中盆地風水格局